[狀況說明]
1. Allen大檢查NAS硬碟財編, 抽出硬碟檢查財編後, 插回重開機, 發現無法找到FTP目錄
2. ZA大進行磁區檢查, 發現原本的一個大磁區, 變成四個分割區, (原本應該是單一個GPT, 10TB的空間)
3. ZA大與妖大進行檢查, 使用 testdisk 或 r-studio 都無法順利找到磁區或檔案。
[處置狀況]
1. 使用 FreeBSD 的各種已知工具, 如, gpart, gpte, gpt, fsck 都無法順利找出分割區
2. 使用 曾利用過的工具, 如, partition magic 內附的 ptedit 來偷改分割區資訊, 但數值無法超過2TB的限制
3. 使用 testdisk 工具, 找到分割區, 並回復, 但只找到488MB的分割區, ZA大用 r-studio 仍無法找出裡面的檔案
4. 找 這裡濕 大來協助解決問題, 提供 FreeBSD 磁碟操作指令, 如 bsdlable,
5. 試圖使用其他 FreeBSD 工具, 如, diskinfo, disktype
6. 在使用 fsck_ufs 工具時, 系統表示 super block 無法被找到
7. google 查詢, 發現 newfs -N /dev/da0p1 可以去顯示(但不會實際寫入)可能的 block,
但資料太多, 所以無法以 fsck_ufs -b #number# 來找出實際的 superblock(128),
或備用的 superblock(160)
8. 幾乎放棄...(此時響起劉子千的一首歌...)
9. 再次尋找 FreeBSD 工具, 並搭配 google, 找到 ffs2recov 工具(當然也找了一些無用的工具), 發現它可以找出有 superblock 特徵的資料區段,
10. 先在VM裡的freeBSD 瞭解該指令的用法及驗證是否會誤刪資料,
11. 實際使用 ffs2recov 在 NAS 的硬碟分割區, 最後在大約 500多MB(可能是 488MB 分割區後的另一個磁區)後的資料塊後, 發現一組superblock(5xxxxx)
12. 此時利用先前提到的 fsck_ufs -b 5xxxxxx /dev/da0p1 去做為 fsck 時, 所要參考的 superblock
13. 於是它開始有作用了, 系統開始認出分割區(/dev/da0p1), 並且利用這個很遙遠之外的 superblock 資訊來修復磁區
14. 等整個修復工作完成後, 再去 mount 它, 終於成功了!!(淚~)
15. 此時安裝 ftp 服務, 用 pc 去存取裡面的目錄, 可以順利下載(不是假檔, 也不是斷頭檔)。
16. 預計利用 freeNAS 把磁區掛上後, 先回復運作, 並要求實驗室同學整理裡面的資料, 確認裡面的檔案都是需要的, 再預計利用電算或其他NAS來支援備分, 此時才能重新製作一次分割動作。
17. 待續...
- Aug 06 Sat 2011 22:36
NAS 救援紀錄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